內聯網
聯絡我們
內聯網
聯絡我們
學校簡介
辦學團體
專業團隊
學校組織
校長的話
2022/2023年度九月份校長的話
2022/2023年度二月份校長的話
2023/2024年度九月份校長的話
教職員資料
校董會成員
辦學理念
教學政策
辦學宗旨
學校歷史
開校至1980年
1981年至2000年
2001年至2010年
2011年至今
學校發展
學校概覽
生命教育
價值觀教育
資訊科技教育
國家安全教育
學校事務
校園設施
音樂室
禮堂
電腦室
教堂
英文室
圖書館
教室
校園電視台
小型工程項目
STEM 編程教室
其他校園設施
視藝室
校曆表
校服樣式
午膳安排
校車服務
學生上課時間及安排
校歌
學與教
課程
主要學習領域
中國語文
English
數學
常識科
普通話科
視覺藝術
體育科
音樂科
宗教科
公民教育科
電腦科
從閱讀中學習
校本專業支援計劃
家課日誌
基愛翻轉教室頻道
學生成長
健康校園
生命教育
訓育及輔導
學生支援
學生支援政策
學習支援措施
專業支援
家長錦囊(自助連結)
學生社會服務
基督少年軍
幼童軍
小女童軍
公益少年團
學生成就
舊生成就
校外比賽
校內比賽
獎學金
學校資訊
最新消息
活動照片
校園刊物
教學交流
幼小聯繫
中小聯繫
學校協作
基愛堂
家長教師會
校友會
家長教育資訊站
資料下載區
通告
入學申請
小一入學申請
自行學位分配階段(2024-2025年度入學)
插班生申請
學校報告及發展計劃
校外評核報告
報告
計劃書
School-based Plan on the Use of the English Enhancement Grant
招標公告
書單
校本專業支援計劃
課程
主要學習領域
中國語文
English
數學
常識科
普通話科
視覺藝術
體育科
音樂科
宗教科
公民教育科
電腦科
從閱讀中學習
校本專業支援計劃
家課日誌
基愛翻轉教室頻道
Select Menu
課程
主要學習領域
中國語文
English
數學
常識科
普通話科
視覺藝術
體育科
音樂科
宗教科
公民教育科
電腦科
從閱讀中學習
校本專業支援計劃
家課日誌
基愛翻轉教室頻道
2014-2015 年度
數學科參與教育局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的夥伴計劃,友校的同工定期到校與教師共同發展縱向校本課程,並透過觀課、分享會等進行協作交流。
常識科參與資優教育組資優教師網絡(常識科),透過定期與友校進行共同備課 及觀課,以助發展校本高階思維策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本校參與教育局公民教育組的價值學習圈計劃,與他校分享本校推動生命教育的經驗,並透過備課及觀課協助推動性教育課程。
2015-2016 年度
中文科參與教育局語文教學支援組的支援計劃,透過定期的共同備課及觀課, 發展校本課程(資優十三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升教師專業及學與教效能。
英文科參與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的專業發展計劃,由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黃藻森學校與本校協作,透過電子學習計劃,利用共同備課、觀課及分享會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照顧學生在英文課堂上的多樣性。
2016-2017 年度
中文科繼續參與教育局語文教學支援組的支援計劃,持續利用資優十三招進行 教學設計,透過支援小組人員定期到校與教師進行共同備課及觀課,以助學生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數學科參與教育局數學種好計劃,發展在數學科推展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 (STEM)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7-2018年度
英文科參與教育局語文支援服務,透過「資優十三招」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於四年級推行。
數學科參與「促進實踐社習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於五年級推行。
中文科參與「建立數據分析系統,提升評估素養—以評估作為學習」網絡計劃,於三年級推行。
2018-2019年度
英文科參與教育局語文支援服務,透過「資優十三招」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於五年級推行。
數學科參與「建立數據分析系統,提升評估素養—以評估作為學習」網絡計劃,於五年級推行。
2019-2020年度
數學科參與香港中文大學,「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在課堂設計內加入正向元素,於二年級推行。。
數學科參與建立數據分析系統,提昇評估素養,以評估作為學習,網絡計畫,以分析及改善學生的學習難點,於各級推行。
常識科參與「賽馬會STEM自主學習計劃」,透過運用自主學習策略,推展STEM教育,於四年級推行。
返回